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以下简称“计算机软件考试”)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与信息化部领导下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为适应“十三五”期间计算机软件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多方对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迫切需求,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度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计划及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5]182号),在2016年下半年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中将开考“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信息安全工程师(中级)”岗位的人才评价工作的实施,将成为科学评价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手段,也将为我国培养和选拔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发挥重要作用。本书根据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写,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应用等方面,讲授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技术。全书共分8章,具体内容包括:信息安全基础、密码学基础与应用、网络安全基础、信息系统安全基础、应用系统安全基础、网络安全技术与产品、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应用安全工程。本书是计算机软件考试中“信息安全工程师”岗位的考试用书,也可作为信息安全相关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学习信息安全技术的教材,还可用做相关信息技术领域从业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本教材是进入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入门教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的重要性;了解这一学科涉及的知识全貌、各个研究方向及关键技术;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的应用需求以及一般性需求;了解应对各种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所需要采用的解决方案;了解网络空间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和重要标准等;增强读者的网络空间安全防范意识;掌握网络空间常见的攻击手段和一般性的安全防护措施。读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书全面介绍国内外可信计算技术,重点突出介绍中国可信计算技术与成果。全书分为3篇12章。第一篇 可信计算基础,包含1章:主要介可信计算的概念,可信计算的国内外发展,可信计算关键技术概论。第二篇 可信计算关键技术,包含6章:主要介绍可信平台模块,可信度量技术,可信软件栈,可信PC机,远程证明,可信网络连接等内容。第三篇 可信计算新技术,包含5章:主要介绍可信嵌入式系统,可信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软件动态保护与度量技术,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对可信计算和信息安全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书中主要技术成果都是作者团队亲身科研实践实现完成的,许多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得到实际应用,确保了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内容符合我国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技术标准和《高等学校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的要求。 本书适合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密码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其他电子信息等学科用作教材,也适合相关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作技术参考书。作为教材,既适合用作本科生教材,也适合用作研究生教材。
本教材共6章。第1章为网络空间安全概述,主要阐述网络空间安全指导思想、学科内涵、发展历程、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知识;第2章为密码学基础,主要阐述密码学的演进历史、基本概念、最新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第3章为网络安全基础,主要阐述网络安全基本概念、网络安全边界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工程与管理、新兴网络及安全技术;第4 章为系统安全基础,主要阐述系统安全基本概念、系统安全模型、系统安全关键技术和系统安全应用实践;第5章为内容安全基础,主要阐述内容安全基本概念、网络舆情与事件检测、网络欺诈与虚假新闻、网络水军与网络暴力、内容伪造与深度鉴别;第6章为应用安全基础,主要阐述应用安全基本概念、身份认证与信任管理、隐私保护及新技术安全。 本教材内容丰富,概念清楚,语言精练,在内容阐述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特别是本教材采用微课形式出版,便于读者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每章后面均提供了习题,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每章后面也提供了参考文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继续深入学习有关内容。 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对抗技术、密码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核心通识课教材,也可以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低年级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对于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政府工作人员来说,本教材也是很好的参考书和培训教材。